对于公司的生产运营,成本控制似乎总是最好的选择。在这次采访中,在科罗拉多州两所大学担任导师的Tim Rodgers博士阐述了需要考虑适当的供应链管理对业务优化的影响,还探讨了成本和支出,以及如何在全球疫情期间采取整体采购策略。
Nolan Johnson:Tim,能向读者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Tim Rodgers:我在惠普和Eastman Kodak等公司工作了30多年,还在富士康中国工作过2年。一些读者可能了解富士康是世界最大的合约制造商之一。我在供应链的两端都有过工作经历,既在采购端做过买家,也做过供应商,因此我对供应链有着独特的视角。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惠普从事印制电路组件相关工作。当初是Happy Holden录用的我,他是我的第一个上级经理。和Happy的合作经历非常愉快,之后又结识了印制电路界的很多名人,如Clyde Coombs等等。很久之前,惠普公司生产裸板、印制电路和印制电路组件。
目前我在科林斯堡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担任导师,还担任波德分校的系副主任。我在两所大学教授的课程之一是供应链管理,这是我一直热衷的探索领域。
Johnson:说到供应链,以及供应链对于业务运营的成本和支出所产生的影响,要从哪里聊起呢?
Rodgers:每家公司都有供应商,不论是硬件公司、软件公司还是工程设计类公司。到目前为止,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是对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此时要问的根本问题是“使用的是标准元器件?还是成本更高的特有专用元器件?供应商是否能大批量生产,实现规模经济,以更低的价格供货?还是说供应商只能小批量生产,但价格会稍高一些?我们是否能积极和供应商合作,找到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的办法?还是说只需按照产品目录购买产品?”……这些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
在全球疫情之前,供应链管理就获得了很多关注,因为它既会影响成本、又会影响产品质量,还会影响产品性能。能够鉴定出优秀供应商的公司可以改善其产品的性能,因为其供应商能够采用公司并不了解的技术或技术能力。供应商能使产品达到更优异的性能。这不仅仅关乎成本或质量,还关乎达到更高水平的性能,鼓励公司严格审视其目前合作的供应商,询问他们能否帮助公司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的目标。
Johnson:我们来系统地谈一谈这个话题。你首先谈到了节省成本。供应商将你的部分工艺流程外包了出去。你在惠普工作时,大部分生产制造工作都是在公司内部完成的,我们现在已经改变了这种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为了节省成本。如果能够以项目、以需求为基础和供应商合作,而不是以降低成本为基础,反而可以节省成本,但在这种情况下真的同样可行吗?
Rodgers:取决于具体购买什么产品。有很多公司都购买了生产设备以便在内部生产某些关键部件,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如果作为一家硬件生产商(假设生产某种硬件产品),竞争优势来自于某个特定技术能力,那么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公司内部生产特定部件或子系统。换句话说,如果购买的产品是大家都能买到的元器件或商品,又怎么能帮助你体现竞争优势呢?
对于电阻器和电容器这类基础元器件商品,可以外购。但如果产品性能取决于某种定制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性能,那应该尽可能在公司内部生产。你可能会找某一工厂外包生产ASIC,但内部设计可实现竞争优势。我提倡公司应该审查他们购买的所有产品,认真考虑这些元器件是否会有助于具备竞争优势。这些元器件能否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在与他人竞争?还是说不会有助于他们获得竞争优势?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最好从低成本供应商那里购买产品,因为至少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可以节省成本。
谨记,内部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可能是小批量。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购买设备并支出大笔费用、投入更多财力、物力、人力来支持内部生产工作,就意味着产品的价格会更高。现在你可能愿意投入更多在内部生产某些部件,因为这样可以让产品具备竞争优势。我希望设计、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团队能够和采购团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公开的市场上购买哪些商品能节省资金?哪些商品或元器件应该在公司内部生产?
Johnson:对于OEM和组装厂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视角。我们来具体聊一聊PCB生产,这个过程中要做出哪些权衡?
Rodgers:我离开印制电路制造领域已经有段时间了,所以我并不知道是否有OEM会自己生产裸板。如果真的有,那我还是挺惊讶的。
Johnson:这种情况即将出现。日益增加的环保责任与成本加重了制造商沉重的负担,大部分公司选择将制造公司转移海外。现在,我们又看到供应链出现了大规模的转移。中国在环保方面表现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坚持确保制造厂无污染。而随着中国逐渐发展状大,改变了成本结构的经济因素。
Rodgers:行业开始寻找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生产裸板及组件。这一趋势不仅仅是受关税影响,还受到低人力成本的影响。很多公司选择将厂址设在越南或其他东南亚国家以降低人力成本。墨西哥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又再次充满了吸引力。多数情况下,墨西哥的人力成本仍然高于中国,但差距越来越小。
Johnson:对,其中一个支柱就是人力成本和支出。另一个就是专业技能问题。我们要到聚集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地方去。目前美国境内并没有这样的人才。
Rodgers:这个观点很好。再次重申,我不清楚现在有多少家公司还会生产裸板,可能会有一些样品工厂会生产小批量样板,但PCB生产过程会用到很多昂贵的设备,包括层压、钻孔和电镀工艺所用的设备,这些年来很多公司已退出了PCB生产领域。
Johnson:北美地区新建了一些工厂。有一家照明产品制造商在新英格兰建造了内部生产工厂,将PCB生产从中国又转回了美国境内。他们建立了自己高效的专属工厂,不仅实现了全自动生产,还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大多数都是水平工艺。
Rodgers:小批量的部件,内部生产可能更加节省成本;那些离岸工厂通常都专用于大批量生产。如果公司业务是小批量的,可以在公司内部完成,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外包成本和内部生产成本可能更接近。如果需要生产很多样品,建造小型内部工厂可以提高设计团队和新元器件生产团队的沟通效率,非常有价值,很快就能收回成本。
Johnson:很快就会出现合作性工厂,由几家公司会合作建造一家工厂,然后共同承担运营成本。
Rodgers:我们还没讨论上市时间。如果公司所在行业需要针对市场迅速做出响应,就需要一个响应速度非常快的供应链。有些公司可能无法承受将元器件从太平洋彼岸运送过来的时间。如果今天生产的产品是红色,但客户明天就需要蓝色的,那么在境内找到一家能够迅速响应需求的供应商非常有必要,就像你刚才描述的那种合作方式。成本必然会更高,但能积极响应公司的需求。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有时候增加投入是值得的。
Johnson: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端到端的成本。如果是美国境内一家PCB外包工厂,要如何管理供应链?影响公司的并不是元器件、芯片和ASIC,而是所需使用的另一组完全不同的原材料。
Rodgers:裸板基本属于定制部件。不论是在公司内部设计,还是由其他人设计,一定要和设计师的原理图相符。我怀疑很多公司仍然是自己设计原理图。有些公司甚至会把设计工作也外包出去,和PCB生产工厂的专用设计团队合作。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可能会帮公司节省大笔资金。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惠普的第一份工作职责就涉及到制定可制造性设计手册。我们希望印制电路设计师能够人手一本DFM手册,帮助他们优化决策制定流程。增加板层更好还是采用更精细的走线宽度和间距好?哪种方法会使成本更高?走线宽度和间距的缩小可能会导致短路和开路,意味着有良率损耗,但是更多的层会增加材料成本。应该找一家制造厂帮助提供有关DFM决策制定的支持,了解他们自己的生产流程和真正产生良率损耗的原因,以及造成整体成本增加的因素。合作伙伴应该能和公司设计团队一同设计电路,其布局的裸板应该能最大程度地缩减成本,但与此同时又能够确保所期待的产品性能。
标签:
#企业管理与运营
#电子制造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