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初期,人们就对一些嵌入式电阻器材料进行了测试,那应该是最早出现的嵌入式原件。然而该技术并没有被很广泛得发展起来,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种技术的接受速度非常缓慢,或许是因为这项技术太超前了。多年以后的今天,嵌入式技术终于受到了赏识——这要感谢摩尔定律以及人们对节省线路板表面空间的迫切需求。嵌入式元件不再是只出现在少数的军用当中,它们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消费产品,比如智能手机。本月的杂志就会介绍这些内容。80年代该领域的前辈们,估计谁也没有料想到会是现在这样的局面!
在过去,嵌入式元件只有嵌入式电阻器,而且据我们所知,它的价格并不便宜。使用这种技术的产品大多数要么需要极强的可靠性、要么通过减少层数来节省开支或增强节省成本的能力。但也有其他种类的无源元件和嵌入式有源元件。它们应用理由就更复杂了:信号完整性,大幅提高的成像能力(意味着电阻值更加精准),以及能够节省线路板表面区域的空间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
我们着手从我们的读者那里了解到这个技术到底有多么“流行”。毕竟,随着电路越来越密、线宽线距越来越小,对嵌入式元件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根据我们最近的调查,我们了解到超过一半的受访人员极少会接触到嵌入式技术,而大概有5%的人经常接触到这种技术(小于他们工作总量的75%)。所以也就是在一定时间里大约有40%的工作与嵌入式技术有关。当他们被问到接触的是哪种类型的嵌入式器件时,他们的答案大多分为三类:电阻、电容以及有源元件。
我们又询问了他们使用嵌入式技术的原因,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回复。主要的三种原因是释放板面空间、提高有源电路的密度、以及增强电气性能。还有两个原因虽然排得不是很靠前但也非常重要:增强可靠性、减少成本。
更多内容请访问刊登在《PCB007中国线上杂志》8月号上的原文,欢迎免费订阅